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2+1”创业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项目名称
“2+1”创业班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2016级在校生
学 制:基本学制1年,学分制
三、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2+1”创业班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院鼓励学生在毕业环节中以创业计划书与毕业论文互通互换,满足学院创业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创业项目质量,培育学生企业家精神,着力培养、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为创业人才做好毕业相关环节工作。创业班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能抓住机会、整合资源,具备扎实专业技术、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二)人才规格
该专业核心能力为:创办企业捕捉机会的能力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其知识、技术技能、素质结构与态度要求如下。
1.知识结构
(1)了解行业趋势、形式政策、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等创业环境相关知识;
(2)掌握创业机会、团队、资源三大核心要素的概念、作用及获取的方法;
(3)掌握创新思维的原则、方法;
(4)了解商业模式的概念、分类和设计方法;
(5)掌握新创企业的创办流程和管理知识。
2.技能结构
(1)能在商务活动中进行分析、运营、谈判和决策;
(2)能预测创业风险并规避风险;
(3)会利用互联网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营销;
(4)能根据创业团队的优劣势分析组建团队并解决团队冲突;
(5)能掌握初创企业的生存管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企业的营销管理、品牌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3.素质结构与态度要求
(1)能执着于创业机会,脚踏实地做事;
(2)具有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
(3)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4)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开拓创新思维。
四、毕业资格与要求
学员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取得34学分及以上的准予结业,颁发学校“2+1”创业班结业证书。通过课程替代、学分互认和成果认定等形式认定原专业学分,达到原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发放原专业毕业证书。
五、课程体系
六、教学进程安排
(一)教学周数安排
学年 |
学期 |
按学期安排 教学周数 |
按周安排 教学周数 |
毕业 教学环节 |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
考试 |
机动 |
合计 |
备注 |
|
1 |
8 |
2 |
|
|
1 |
1 |
12 |
11/12月 |
2 |
2 |
2 |
|
|
1 |
1 |
6 |
1月 |
|
3 |
12 |
2 |
|
|
1 |
1 |
16 |
3-6月 |
(二)课程安排
课程结构 |
课程性质 |
方向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课程属性 |
是否核心课程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 |
|
周学时*学周 |
备注 |
|||
共计 |
理论 |
实践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
|
必 修 课 |
创业方向 |
|
公共政策与创业环境探索 |
C |
必修 |
是 |
考查 |
5 |
80 |
|
80 |
|
2周 |
|
|
|
企业家精神 |
B |
必修 |
是 |
考查 |
4 |
64 |
32 |
32 |
8*8 |
|
|
|
|||
|
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 |
B |
必修 |
是 |
考查 |
2 |
32 |
16 |
16 |
4*8 |
|
|
|
|||
|
营销管理 |
B |
必修 |
是 |
考查 |
2 |
32 |
20 |
12 |
4*8 |
|
|
|
|||
|
商业模式 |
B |
必修 |
是 |
考查 |
2 |
32 |
20 |
12 |
4*8 |
|
|
|
|||
|
初创企业管理 |
B |
必修 |
是 |
考查 |
4 |
64 |
32 |
32 |
8*8 |
|
|
|
|||
|
创业项目运营实训 |
C |
必修 |
是 |
考查 |
15 |
480 |
|
|
|
|
12周 |
|
|||
|
网络选修课 |
创业方向 |
|
创业工程实践 |
|
选修 |
否 |
|
2 |
32 |
32 |
|
|
|
|
|
|
大学生创业概论与实践 |
|
选修 |
否 |
|
2 |
32 |
32 |
|
|
|
|
|
|||
|
四边与创业新 |
|
选修 |
否 |
|
2 |
32 |
32 |
|
|
|
|
|
|||
|
创业管理 |
|
选修 |
否 |
|
2 |
32 |
32 |
|
|
|
|
|
|||
|
互联网与营销创新 |
|
选修 |
否 |
|
2 |
32 |
32 |
|
|
|
|
|
七、主干课程描述
1.《公共政策与创业环境探索》 80学时
学时
课程描述:该课程由两个项目组成,项目一为企业家观察见习,旨在让学员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观察学习,了解创业者行为方式与决策思维方式。项目二为行业实习,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业想法到相关企业实习,了解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通过实习实践,使学员了解真实创业环境、理解创业的真正内涵、为创业项目做好各项准备。
评价方式:过程考核,企业家观察见习报告占50%、行业实习报告占50%。
2.《企业家精神》 64学时
课程描述:该课程由两个项目组成,项目一为8讲企业家讲堂,请8位当地企业家及校友创业者进校,通过他们的创业现实案例,让学员开拓眼界,树立创业榜样。项目二学生选择一个成功企业进行调研并写成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研讨,吸取经验与教训,理解创业项目。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讲述创业者成长,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十个关键要素,了解和学习成功企业取得成功的道与术。
评价方式:过程考核,其中网课部分占40%、课堂研讨部分占20%、案例分析报告占40%。
3.《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 32学时
课程描述:本课程通过设计思维的学习方法,了解并掌握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方法论和工具,并通过学习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创业思维和能力。通过做中学、拥抱失败、不断迭代等理念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移情能力、创业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创新思维方式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工具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且提升学生的洞察力、移情力和创造力,加强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和发散性。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0%,书面考核为50%。过程考核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到课率10%、学习态度10%、记分作业30%,书面考核主要考核团队项目方案的创意水平、方案的可行性,完整性以及文案质量。
4.《营销管理》 32学时
课程描述:该课程是一门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课程。本课程以项目教学为特点,涉及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营销的核心概念及各种营销观念、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培养学生从自身熟悉的行业、领域入手,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认识加强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应用市场营销原理解决企业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营销的本质、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掌握营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产品推广、销售中的问题,提升销售业绩。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书面考核结合的方式,其中作业部分占40%、课堂研讨部分占20%、营销实战业绩考核部分占40%。
5.《商业模式》 32课时
课程描述:该课程通过典型商业模式案例分析,精益画布应用、商业模式设计等知识的学习,了解学习最具前沿的商业创新思维,使学生突破传统商业思维模式,学习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等发现创新的规律。系统掌握商业创新的工具与方法,产品创新的公式法则、六大盈利模式创新方法和行业创新的四种模式等,使学生能通过商业趋势与创新要素的判断,应用创新理论的工具与方法,在创业初期能迅速切入市场,构建商业模式。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能运用移动互联网开展颠覆式创新,把握创业机会、找到项目成长之道。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书面考核结合的方式,其中作业部分占40%、课堂研讨部分占30%、商业模式设计部分占30%。
6.《初创企业管理》64学时
课程描述:本课程针对有创业意愿或初创企业的学生开设,旨在通过8个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础的创业法律知识、初创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品牌管理及规则、股权规划和公司治理、精益营销、危机管理等知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模拟实训、模拟创业游戏,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思路,有计划的形成和修订自己的商业计划,最终完成自己公司的创办、注册。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业基本要素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创业从0到1的基本流程、能独立编制商业计划书、有效推介创业项目、注册公司。
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结合的方式,其中作业部分占40%、课堂研讨部分占20%、公司注册成功占40%。
7.《创业项目运营实训》 480课时
课程描述:学生创业团队在校创业园,通过为期12周的实践训练,在专业教师、校内创业导师、校外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组建团队、设计创业计划、公司架构设计、工商注册、银行业务、税务登记、商务谈判等实体化运营项目,并通过参加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推广项目、获取融资。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营自己的项目,了解认识团队、建设团队文化、打造卓越团队,创办公司并运营。
课程评价:按照创新创业中心关于学生创业的管理办法执行。
八、实验班管理
1.2018年“2+1”创业班计划招收20人,招生对象为在校高职全日制2016级三年制在读学生,包括中高职贯通班级学生。
2.实验班学生不打破原专业班级建制。由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教学与实践管理,配备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及相关协调工作。
3.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配备专业课程导师、校内创业导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创业需求,在学校教学管理框架下,实施个性化创业人才培养;
4.学员在“2+1”创业班期间,需服从创新创业中心教学安排,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和旷课。
5.实验班学生原则不能退出,确因特殊原因需要退出的,须补修原专业所缺课程。
九、说明
本方案由创新创业中心、教务处和各院系共同研讨,于2018年6月制订完成,并经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2+1”创业班
招生简章
一、创新创业中心“2+1”创业班概况
根据学院《关于创业学生毕业环节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工商创[2018]1号)的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创新创业中心拟开设“2+1”创业班。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成立于2015年10月,是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创新创业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2+1”创业班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院鼓励学生在毕业环节中以创业计划书与毕业论文互通互换,满足学院创业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创业项目质量,培育学生企业家精神,着力培养、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为创业人才做好毕业相关环节工作。
二、招生对象与选拔条件
1.学院全日制2016级在读学生(包括中高职贯通专业);
2.有强烈创业意愿,对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3.有创业经历者、有优秀专业技术和专业特长者优先,已启动创业项目、正在启动创业项目和计划启动创业项目者优先;
4.计划招收20人。
三、遴选办法
1.符合报名条件的同学填写《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学员申请表》,同时附上个人在校期间成绩表(加盖所在院系成绩专用章),于2018年6月29日之前送交创新创业中心。
2.创新创业中心接收申请资料后进行资格审核,原则上要求学生学而优则创,根据院系推荐及中心组织的面试结果,拟定录取名单。录取名单经学生原所在学院审定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并公示。
四、管理与学业认证
1.创业班采用“2+1”形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原专业学习,第三年在创新创业中心学习。学生学籍身份不变,仍保留在原专业班级。学生修满《2+1创业班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结业,颁发学校“2+1”创业班结业证书,由创新创业中心组织相关毕业环节工作。通过课程替代、学分互认和成果认定等形式认定原专业学分,达到原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发放原专业毕业证书。
2.学生按原专业收费标准缴纳学费、住宿费等有关费用,不再额外另收费用。创新创业中心负责培养期间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由原所在二级学院和系负责。
3.创业“2+1”实验班学生原则上不能中途退出学习,确因特殊原因需要退出的,需向创新创业中心提出申请,经中心审批并由原院系认可后回原专业补修所缺课程。
4.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配备校内创业导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创业需求,在学校教学管理框架下,实施个性化创业人才培养。
五、申请材料
1.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2+1”创业班学员申请表(附件1);
2.创业设想或创业计划书,不超过1500字(附于申请表后);
3.个人在校期间成绩表(加盖所在院系成绩专用章);
4.其他有助于申请的资料(如有,请提供)。
5.6月29日12:00前各学院系职涯工作室完成报名学生统计工作,填写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2+1”创业班学员报名汇总表(附件2)并将此表和报名表纸质稿统一上交至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中心103室),电子稿发送至694855537@qq.com。
六、联系方式
创新创业中心 胡蓉蓉13818753618
附件: 1.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学员申请表
2.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学员报名汇总表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中心
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