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态传新火,职教改革探新途
日期:2025-09-30 08:38:27  发布人:cxcy  浏览量:0

为深化非遗活态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9 月 28 日,由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民办高职院校非遗传承实践教学育人改革与创新》项目教师培训与研讨活动,在我校非遗教学实践基地顺利举行。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26位教师齐聚一堂,围绕非遗传承与职教改革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李依蔓讲师分享非遗传承 “上海方案”)

专家引领:解码非遗传承 “上海方案”

活动首场报告由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李依蔓讲师主讲,以 “新时代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 为核心,从三大维度分享 “上海经验”:

在实践上,通过青海果洛研修班、新疆刺绣研修班等案例,展示 “研修 - 实践 - 转化” 全链条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例,介绍苗族银饰、竹艺等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的深度融合。

在创新方法上,聚焦 VR/AR 非遗体验、《八十四大成就者》媒体艺术作品等数字化实践,以及 “非遗咖啡” 品牌合作、经稞啤酒包装设计等产业化案例,提供 “科技 + 产业” 赋能非遗的新路径。

在理论构建上,提出 “见人见物见生活” 的活态传承理念,强调建立 “政府 - 企业 - 学术界 - 媒体 - 民众” 五方协同机制,培养三类核心非遗人才,为可持续传承奠定理论基础。

聚力研讨:擘画高职非遗教育 “新方向”

本次研讨聚焦上海民办高职院校非遗教育现状,依托 9 所院校调研数据,梳理出五大核心问题:课程普及但同质化显著、实践教学浅尝辄止、双轨师资存壁垒、硬件投入不均且校外合作短效、教学成果转化薄弱。

针对问题,与会教师凝练五大优化路径:推行 “一校一品” 差异化战略、重构 “知行创一体” 教学模式、建设 “双向赋能” 师资共同体、搭建 “共建共享” 协同平台、完善成果转化保障机制。

现场教师围绕课程差异化、实践与专业群融合等议题头脑风暴,形成 “以特色破同质化,以创新促传承”“非遗教育兼顾文化性与产业性” 的核心共识。

赋能未来:共筑非遗传承联盟

本次活动以 “实践分享 + 问题研讨” 为双轨模式,既输出了可复制的非遗传承 “上海经验”,也明确了民办高职非遗教育改革方向。同时,活动辐射长三角周边院校,为后续建立 “长三角民办高职院校非遗传承育人联盟”、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打下坚实基础。非遗活态传承需创新,职教改革需探索。这场研讨,让非遗与职教的融合之路更清晰!


核发:cxcy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