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变革——让传统手工艺绽放新活力
日期:2025-03-06 14:25:22  发布人:cxcy  浏览量:0

曹风帆来自安徽省界首市,村里的竹编技艺世代相传,竹 编产品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纯手工制作的难度大,编织技艺 的传承也面临困难,年轻人中对竹编制作技艺精通者寥寥无 几。曹风帆坚信,在传承中求变革,是让这项编织工艺文化活 下去的唯一出路。 2017 年,曹风帆来到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机器人 专业深造。在其个人努力以及老师的指导下,他的作品“特斯 拉音乐喷泉”在 2018 年 月获得了“挑战杯”彩虹人生上海 市个人特等奖。同年 12 月,他耗时 个月手工制作的一代原 型机初步搭建完成,并顺利获得发明专利。他的作品在 2019 年 月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 金奖。

e3d0525b3bbd70cedaf2fddee6f9b0e.png

曹风帆并没有因为眼前获得的“小成绩”而停下创新的脚 步。他想起了家乡的编织竹篮等产品,由于受手工效率较低的限制,编织产品不能形成规模,父老乡亲们增收也有限,也因 此,年轻人不得不放弃了这项技艺。他开始调研传统手工艺发展 瓶颈和需求,深入了解市场情况。他发现,传统手工艺品虽然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但往往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品 质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他认为,通过科技 手段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传 统手工艺品的现代化发展。

曹风帆在 2019 年 月开始对第一代机器进行改进优化,研发出了操作更简易、稳定性更好的第二代编织机。同年10 月, 他针对机械编织特性,创新设计了立体竹编编法,并参加了武汉 大学生文创大赛上海市总决赛,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 流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获得上海市四强的成绩,并代表上海市 参加武汉决赛。随后,他的团队自主设计和制作了第三代编织 机,凭借其简易的操作、较低的成本、极低的功耗,实现了竹编 产品的半自动化编织,把编织效率提升了数十倍,且精度和品控 远超手工编织。同年 12 月,他历时三年的心血之作——第三代 编织机被用于家乡竹编制作的半自动化生产。

在即将毕业之际,曹风帆完成了将自身所学服务于家乡手工 技艺传承和发展的最初梦想,但他仍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学校为他搭建了更高水平的研发平台,他开始着手研发一种新型的手 工艺品生产设备。他结合自己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以及在竹编工艺方面的实践经验,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 高、生产效率高、品质稳定的手工艺品生产机器人设备。这种设 备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通过精准 的控制和检测手段,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曹风帆成功研发出了这种新型手工艺 品生产设备。他设计完成的第一批 台设备免费给家乡手工艺人 们使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为传统手工艺品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许多手工艺者纷纷表示,这种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习竹 编的门槛和经验积累要求大幅降低,并且从业者收益有了明显 的提升,村里逐渐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份传统手艺了。 曹风帆的这项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 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学校以他的事迹和成果为案例,教育 更多学生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的事迹也激励了 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为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发:cxcy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